PP电子中新网山西新闻8月27日电 8月23日,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1号学术报告厅内座无虚席,第二届数字口腔医学学术大会在此启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口腔医学领域专家学者、临床医生及科研人员共计360余人汇聚一堂,在热烈的掌声中,迎来了本次大会的首个专题——“院士大讲堂”暨第七期“晋中·院士(国医)讲堂”,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松灵以《未来医学:数智化与稳态医学模式》为题,为与会人员带来一场学术盛宴。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松灵,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院长、口腔健康实验室主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副会长等职务,发表论文249篇(以主要作者发表英文论文167篇),并以第一完成人获2003年及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曾获威廉盖茨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等。
未来医学旨在面向未来人类健康需求、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促进跨学科合作与交流、推动医学高质量发展。聚焦未来医学,王松灵院士在讲座中指出,应用不断发展的数字化及智能化等新技术,结合中西医融通的稳态医学新理念和新策略,构建未来医学--数智模式及稳态医学新模式,有四条主线:一是疾病预测预警预防,应用多组学等技术预测,利用智能穿戴设备预警,通过环境、生活方式管理和药物干预等预防;二是疾病精准诊断治疗,利用先进数智技术等进行精确诊断、制订个性化防治方案;三是稳态医学模式PP电子,探讨基于稳态失衡的疾病病因,研发基于恢复稳态平衡的诊疗方法;四是育人才重人文,构建全科医师+专科医师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面向数智技术的未来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强化医学人文使诊疗技术发挥最佳效能PP电子。
“未来医学将开启一个新时代,我们将能够更早地预测疾病,更精准地治疗,更有效地管理健康。”王松灵院士用温和而有力的声音深入浅出地描绘了“数智化与稳态医学模式”的应用与探索,整场讲座主题鲜明、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将深奥的医学理念转化为生动易懂的叙述,打开了与会者洞察未来医学发展趋势之门,令其置身于科技与医学交融的未来场景。讲座现场,与会人员频频点头,不时地响起阵阵掌声。
谈到本次讲座,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婷婷脸上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激动,“讲座传递的数智化科研思路极具启发,让我清晰地看到数智化浪潮给口腔修复与科研带来的机遇。”吴婷婷充满希望,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将尝试把数智化技术融入修复实操,以科研视角深度挖掘数智化技术应用中的潜力,为患者打造更舒适PP电子、耐用的修复体,推动口腔修复工作与科研探索再上新阶。
“王松灵院士提出的‘未来医学:数智化与稳态医学模式’为我们勾勒出医学发展的宏伟蓝图,让我明白数智化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医学理念的重塑。”在听取王松灵院士的讲座后,山西省卫生系统高端领军人才、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张新华深感受益匪浅,在深刻认识到数智化口腔医学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性同时也明白在专业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将所学的先进理念和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更精准的诊断方法和更高效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张新华坚定地说。
晋中市卫生健康领域突出贡献专家、山西省颞下颌关节病学科带头人柳新华信心满满,为我市口腔医学的发展锚定了新方向。“通过数智融合,重塑诊疗生态,让数智技术贯穿医、研始终;秉持稳态理念,拓展医疗边界,将‘治疗’转向‘预防-治疗-维护’全周期服务;学科交叉赋能,激活创新引擎PP电子,以多学科融合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口腔医学向‘数智化、全周期、跨学科’迈进。”柳新华坦言,未来医学带来了挑战,更带来了机遇PP电子,主动拥抱、积极融入、不断探索,必能开创我市口腔医学的崭新未来。
一场院士讲座,一次思想启迪。王松灵院士以前瞻视野和深厚学养,为晋中医者点亮了通往“数智化+稳态医学”未来的明灯,老中青三代医者的真切共鸣与务实思考,正悄然推动这些前沿理念在晋中大地落地生根。未来已来,唯变不变;携手共进,方能在这场医学变革中赢得先机、守护健康。(完)(陈星宇)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总机:86-10-87826688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